鸦胆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一物降一物,百草克百病论专病专药 [复制链接]

1#

古有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的说法,医家遍尝百草,以身试药,从治愈患者中总结药物四性五味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,将药物分成上、中、下三品,直接对应所治疗的疾病,蕴含着朴素的药证对应思想。这一思想衍生的专病专药理论被大量的临床实践佐证。

有些人认为,临证中若忽视辨证施治,只强调专方专药,则缺失了中医学的精髓,常导致法不对症,治不中病;而对于某些疾病,若只辨证论治,忽略专方专药,有时亦难取得满意疗效,所以辨证用药可发挥中医所长,着重调整机体功能以应对病情的变化,而针对病证运用专方专药则对提高疗效大有益处。

所谓“一物降一物,百草克百病”,现代中医逐渐认识到专病专药理论的重要性,强调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临床疾病,以提高临床疗效。

下面分享几个千古经方,一物降一物,百草克百病

1、莱菔叶疗疮疡肿毒

莱菔叶,始载于《本草纲目》,味辛、苦,性平,归脾胃、肺经。莱菔叶可治疗疮疡痛肿等火毒证,生捣可“涂打伤、汤火伤”,具有清热解毒之功。

阮诗玮教授幼时不慎患足趾冻疮被烫伤之苦,伤处红肿疼痛,伴全身寒战发热,阮母将莱菔叶洗净捣碎,撒入适量盐外涂敷于冻疮红肿处,敷后肿痛立减,数次涂敷后寒战高热减轻,次日退。自此,阮诗玮教授就钻研草菔子,融汇新知,临床将其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火毒内蕴、红肿者,效果显著。

2、无尾螺消黄痘

无尾螺是生长在福建省山区林中沟涧深处的一种生物。福建山区居民常取适量无尾螺配黄酒、白糖炖,取汤服,每日1次,治黄疽,10天可见效。林上卿每每临证运用无尾螺时,有遵循原法用,也有用茵陈煎汤服用,取汤炖螺,以增大退黄的功效。

我曾经治一位六岁的男患儿。因“纳呆乏力,肮腹闷痛”就诊,检出来此患儿双日黄染明显,肝功能检查结果提示为甲型肝炎,随后借鉴了林上卿的药方,遂嘱其家长以适量无尾螺、茵陈炖汤,给患儿代茶频饮。服用天后家长就说患儿胱腹闷痛大大减轻、乏力稍解,但黄疽未退。后嘱咐其按原方再服用1周,诸症显著减轻。为巩固疗效,特嘱患儿家长以原方配丹栀逍遥散给患儿续服,治疗20天后,再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皆转阴。后以小柴胡汤加白术、白芍善后,随访至今,均未见复发。

无尾螺深居山涧至阴之所,其壳色如肝,久处清流水动之沟涧。颇具阴中寓阳之性。与肝体阴而用阳之属性相契合,故其善清肝胆之湿热,亦有补益之功效。林上卿取法自然灵动之物,用以治疗黄疽,真可谓一物降一物。

、积雪草排泌尿结石

积雪草属伞形科植物,性平甘凉,具有清热利水、凉血解毒之功,为闽派名老中医常用道地药材。

阮克昌老师曾治一男性患者,因膀胱结石初诊,述小腹胀急、小便淋漓不通,处以积雪草绞汁一大杯炖温,加白糖服,1剂后排出结石。

膀胱结石多因嗜食油腻、情志不畅致肝胆气机郁滞、脾胃运化失常,酿生痰湿。郁而化热,下到膀胱而成。临证诊病当明辨湿热之多寡,或祛湿为主,或清热为主。积雪草清热而不伤正,利水而不伤阴为对证之药,所以才能取效。

4、头风摩散疗头疾

头风摩散出自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附子一枚(炮),盐等分,上二味,为散,沐了,以方寸已,已摩疾上,令药力行。顽固性头痛,久病不愈.反复发作,多因为虚弱,风冷侵袭,风邪再至,内外相召。头为清阳之府,寒主收引,所以才头痛剧烈,遇寒更严重。取炮附子、盐,放至锅中同炒至滚烫,以布包裹,热敷于痛处,立刻有效。临证可用头风摩散治疗风寒侵袭所致痛证。外用也有良效。

5、鸦胆子治扁平痣

鸦胆子,张锡纯评价其为“凉血解毒之要药·.····最能清血分之热及肠中之热,防腐生肌,诚有奇效”。医学研究发现,鸦胆子治疗扁平犹可使细胞发生退行性变,细胞核固缩,最后坏死。

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,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。民间单方、验方多取法于自然与生活中,效果显著,临床应去粗取精,提高临床疗效。身体如医院就诊。

#健康经验笔记#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